现阶段,工业互联网产业主要面临着人才供给不充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和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较大挑战。“十四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在工业智能化互联时代技术变革的当下,我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共享、协同的理念,在产业智能化高速发展的契机下拟申报工业互联网和无人机应用技术新专业,并协同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无人机应用人才教育双链条培养模式,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也是探索产教协同育人和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更是未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驱动。
10月29日下午,中德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四川建科旗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屈福平带队来我院调研交流。此外,学校对外合作处处长朱敏,信息学院院长李建军、副院长王曦,以及相关参与拟申报新专业骨干教师杜慧琴、展鹏共同出席本次会议。
通过调研座谈,屈福平总经理向列席会议的各位院领导、老师们详细介绍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四川实验基地)相关业务发展概况及校企合作成果。另外,屈福平总经理还重点介绍了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四川试验基地项目,整个项目规划建设以公园城市为基底,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引擎,集聚智能网联与新兴产业势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园,致力打造成都智能网联创新硅谷。
信息学院院长李建军向企业各领导介绍了信息学院相关专业构成及拟申报新专业的基本构思。李院长谈到,工业互联网包含了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大体系,它既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中枢,数据是要素,安全是保障。这些理念正好与信息学院大数据专业群中的所有核心专业动态相互衔接,将利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数据采集,并结合大数据技术专业优势完成数据分析,以人工智能技术专业提升数据智能化应用场景,并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作为全流程数据的安全保障。此外,对外合作处处长朱敏及信息学院副院长王曦都分别与企业领导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基本达成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共识和合作框架。

最后,李建军院长对本次调研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工业互联网从业人员要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能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迫切需要一批熟悉生产制造流程、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跨界协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目前拟申报新专业调研结果来看,区域内已有职业院校针对工业互联网岗位开展人才培养,但整体人才培养速度和数量均有滞后,急需推动建立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区域优质企业、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推动产教融合新发展,今后加快建立校企订单班及人才数据库,统筹建设跨区域多级联动、一体运行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人才供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