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匠心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弘扬匠心文化的主阵地,我们高校应该立足地方历史文化基础和学校发展实际,用匠心文化引领人才培养。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我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趣味性和文艺性的匠心文化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和完善人格,营造了尊崇匠心的浓郁氛围。

在迎接母校六十周年生日之际,5月31日晚,川财院信息学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匠心文化”文艺汇演在阳光体育馆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张华与党政办、学生工作部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莅临本次晚会,与信息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同学们共赏视觉盛宴,共庆六十华诞。
本次晚会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匠心文化”为主题,分为“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等四个篇章,共推出了12个优秀的表演节目,通过歌唱、舞蹈、民乐演奏、传统服饰走秀、朗诵等丰富的艺术形式,颂咫尺匠心之魂,聚青春磅礴伟力,很好地诠释了匠心精神的时代内涵。
第一篇章“怀匠心”在国风舞蹈《画卷》中拉开了序幕。同学们配和着高昂的音乐,用热情似火的舞蹈瞬间点燃全场气氛;在师生串烧表演《东方红》中,老师们诵读了习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选段。同学们表演的舞狮和腰鼓传承和弘扬了我国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歌曲《骄傲的少年》为我们带来了梦想的赞歌。悠扬的歌声传千里,美妙的意义启心灵,愿我们将这份感动与热血沸腾化作努力的动力。




在第二篇章“铸匠魂”中,舞蹈《灯火里的中国》用轻盈的肢体语言传递了同学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春激情;汉服走秀《风雅颂》通过描述虞姬、杨贵妃等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故事凸显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亦彰显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朗诵《丝路畅想》中,同学们用饱含深情、铿锵有力的话语致敬时代匠人,表达出了青年学子学习先进典型,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的坚定决心。



在第三篇章“守匠情”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增进了同学们对四川戏曲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同学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彝族民间舞蹈《非遗朵洛荷》通过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地方特色,展现了彝族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彝族千百年绵延不辍,存留原始歌舞的遗风古貌;旗袍走秀《一袭旗袍 一梦芳华》弘扬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欣赏东方女性婉约之美,以及中华旗袍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第四篇章“践匠行”中,歌曲《领航》是同学们永远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奋进新征程,书写新时代华章的深情表达;朗诵《这么一群人》重现了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们用匠心与火的淬炼历程,激励着我们用坚定的信仰和默默的行动去创造美好未来,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光影剧《最美财院 最美年华》是同学们利用现代光影技术献给母校生日的应景贺礼,表达了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以及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和不舍眷恋。




此次文艺汇报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信息学院学子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财院续写和谐进步新篇章贡献了一份力量。一甲子春华秋实匠心筑梦,六十载奋进如歌再创辉煌。信息学院将继续把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与青春放飞梦想相融合,实现匠心文化赋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