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已开,离校不离教!会计信息管理系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把学生的居家学习作为最紧迫的教学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熟练掌握了网络课程的技术,确保了“停课不停学”的顺利开展。他们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用心做事,爱心育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在这特殊时期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就是会计信息管理系的常竞、吕世伟、张娟娟三位老师。
一分耕耘 一分快乐

常竞老师作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不仅配合系部领导组织相关专业课程老师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活动,同时积极配合系部教学干事,做好课程的统计、安排与上报工作。在疫情期间,常老师努力适应新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应时施教,把每一次直播课当成公开课。常老师认真准备授课内容、设计授课题目,与学生云端互动,倾听学生们的声音。面对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在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常老师认真参加线上课程的学习,积累行业新的知识和技术,做好笔记,认真总结,为专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常老师十分关心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常常在线给同学们答疑专业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尤其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在远程办公期间,常竞老师对于工作从不敢怠慢,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专业所有学生联系开通了“掌上高校”,帮助学生进行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大三专业的毕业生,常老师也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岗位,宣传岗位信息,关心就业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给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授课班级的学生,常老师也认真对待每一次线上的交流,评阅每一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线上学习中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常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一解答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关于专业学习、心理调适、技能比赛的相关问题,常老师都耐心给予解答,给同学们带去疫情下的温馨陪伴。
作为会信专业教研室主任,常老师在疫情期间给全体会信专业同学带去了一份自己的礼物——致全体会信专业同学的一封信,信中常老师鼓励同学们尽快适应疫情下的学习方式,调整好心理状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疫情,认识生活,用自己的真才实干回报祖国。
孜孜不倦 敬业奉献

吕世伟老师从寒假至今,工作从未间断。疫情期间,圆满完成了学院分配的诊改工作任务,组织电子商务教研室老师就在线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深入讨论,并测试教学工具和平台。吕老师勇担教研室重任,负责开设《网络零售与组织》、《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基础》三门网上课程教学。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完成20名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论文初稿和修改稿审阅工作。组织电子商务教研室老师进行业务技能提高网上学习。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学习。吕世伟、陈兰、唐雨薇参加“1+X商务数据分析(中级)”师资培训。



吕世伟老师积极调研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在线教学问题。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生源结构特点,网上教学第一次课后,吕老师分别对全部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和特定课程的学生进行了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效果和教学建议,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自身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系上,有效的改善了学生在线学习体验。吕老师十分关心9+3少数民族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反馈和疏导。电商专业9+3学生较多,在线学习的条件普遍较差,对网络课程平台操作也不熟练,部分同学无法按时保质完成在线课程学习。因此,第一次网络教学之后,出现了抱怨和懈怠情绪。针对这些情况,吕老师提醒未学习的同学看回放课程,及时整理学习文档发布到教学群,及时回复学生问题,对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的补课。对学生的抱怨和懈怠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有效的维持了少数民族学生在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立足本职 责任在心

疫情期间,张娟娟老师担任《网店美工(下)》、《新媒体运营实务》、《电子商务基础》三门网络课程,共计365名学生的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尽心尽责,诲人不倦,她认真备课,详细讲解每一个重难点知识,课后及时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学习困难的9+3学生,张老师课后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上课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张老师负责指导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2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详细批注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修改和调整论文内容。张老师还积极参加了《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的课程学习,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疫情期间,张娟娟老师一直在云端为同学们解答各种学业问题,孜孜不倦的备课、讲课,始终把教学与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张老师教学的一个学生地处山区,没有信号,他在担任当地的森林护林员,每三天上岗一次,这个时候他才能去到有信号的地方学习。张娟娟老师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给与他单独的指导和帮助,详细给他讲解和答疑,并认真检查他的作业。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张娟娟老师的教学态度。
(会计信息管理系 高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