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应具备的安全常识
---财物安全篇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启迪心灵,增长智慧,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常识,培养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是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必然要求。
财物安全篇
校园内,师生财物被盗最具有常见性、多发性,一旦发生盗窃事件,不仅带来集体和个人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扰乱正常的校园秩序。切实保护自己的贵重物品,保护集体财产不受损失,是每个师生员工的义务和责任。
一、学生宿舍什么时间易被盗
1、放假前后易发生偷盗案件;
2、同学都上课时,宿舍易发生盗窃案件;
3、中午、上晚自习易被盗;
4、夏、秋两季,开窗睡觉时;
5、刚开学、入学,宿舍较乱易被盗;
6、宿舍长时间开门无人.,易被盗;
7、学生搞大型活动时易被盗;
8、毕业生即将离校期间宿舍较乱易被盗。
二、发生盗窃案件的主要场所
根据对盗窃案例分析和调查了解,校园内学生宿舍、自习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餐厅、体育运动场馆、校园休读点等容易发生盗窃案件,主要原因是:
l、学生防范意识不强;
2、这些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
3、个别学生品质问题,内盗事件多;
4、宿舍随意留宿外来人员或出借钥匙;
5、缺乏保护意识,贵重物品随意乱放。
三、校园内发生盗窃案的盗窃方式主要有哪些
1、寻找借口进入,走时“顺手牵羊”;
2、事前踩点,携带工具撬门扭锁;
3、探明情况,乘虚而人;
4、翻窗入室;
5、乘人不备,溜门行窃;
6、摸透心理,乘机下手;
7、偷配钥匙,预谋行窃;
8、小偷、小摸、监守自盗。
四、应加强保护的个人物品:
现金;存折、汇款;手机;电脑芯片;复读机、照相机、快译通、游戏机之类;摩托车、高档自行车等。
五、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存折和贵重物品
校园内:
l、大额现金最好的保管方法是存人银行同时要加密码,就近储蓄,方便使用,安全系数大。
2、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或柜子里,现用现取,不随手乱放,手机充电时最好有人在现场,既做到用电安全,又防止被盗。
3、放假离校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委托可靠的人保管,或由学生公寓集中保管。
4、有必要在贵重物品、高档衣物上有意识作上一些特殊标记,即便被偷走,将来找回的可能性也要大些。
5、妥善保管存折和汇款等。尽可能将身份证、存折、汇款等分开存放保管,一般不要告知其他人。
6、携带贵重物品去图书馆、餐厅、体育场馆等处,要小心保管,尽量不要人物分离。
校园外:
l、外出时根据需要适量携带现金,到外地去尽量不要带大笔现金,可使用信用卡。如确实需要带较多现金时,应分处存放,只将少量现金放在钱包内。
2、钱包内的现金及贵重物品等不要叫外人看见,特别是不要在公开场合“露富";在购买东西或打开钱包时,千万不要分散注意力。
3、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更要注意保管好钱包,防止有人利用拥挤起哄,乱中作案。
4、可以在钱包上系一绳带或链条,另一头系在衣服上或手腕上;女性手拿的小钱包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放置,离开时要记住带走。
六、发现被盗的处置方法:在宿舍、教室或其他公共场所发现被盗,应采取的方法是:
1、立即报警。报警电话“1 1 0”
2、尽力保护好现场,等待办案人员前往查看。
3、如实回答前来调查的公安保卫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回答要实事求是,全面准确,积极向负责侦察破案的公安保卫人员提供情况,反映线索,协助破案。
4、如果发现存折、信用卡等被盗,尽快到储蓄所及有关部门办理挂失手续。
5、破案后,协助保卫部门进行钱、物认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