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依托“习思想”集体备课,落地落实落细督与导
一、总体情况介绍
1.课程教学介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应教育部要求新设的一门课程,师生均无教材,政治性强、理论系统,要求高,目前仅仅有社科司提供的教学内容PPT参考,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内容基础上加上融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精神。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和学院党委均高度重视,马院安排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原有授课教师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备感挑战与压力。
2.开展集体备课会
做好上课充分准备,在暑假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时间固定为每周周二,疫情期间为线上会议,教研室全体专兼职任课教师及督导组人员全部参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自身知识背景、兴趣特长进行分工,准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教学PPT,讲清教学章节重难点及重点,厘清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同时共享鲜活视频素材及相关材料。迄今为止已有肖松松、汪丽娟、陈鸾、文婷、刘思语、张春等老师就自己承担的章节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共开展了7场次集体备课活动,后续章节正在准备过程中。
3.取得良好效果
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准备充分,井然有序,从教学思路设计到教学实施,从教学理论到时新素材,与会教师收获颇丰,豁然开朗,热情倍增,同时大家也诚恳地提出意见建议,达到了统一共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营造了学情分析和教学交流切磋的良好氛围,通过进课堂之前备课环节的严把质量关,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督导,切实提供教学质量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杨晶、李平、邬宗国3位督导,全勤参加课程集体备课会,认真聆听老师们的分享和讨论,并结合自身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下建议:
督导组成员李平指出:面临新设课程,无统一教材的情况下,大家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站稳主渠道,严格执行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院的相关要求,认真备课,注重理论精准和系统,理论讲授决不能跑偏,真正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纪律严、人格正的合格思政老师。
督导组成员邬宗国指出:要针对学院学生学情实际,精心设计,协调好点、线、面的关系,在立足全面完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理解逻辑,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同时找准切入时机与学生兴趣点,增强课程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督导组成员杨晶指出:课程教学要依托超星、智慧川财等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收集学生反馈,实施良好互动,统计考勤作业测试情况,实现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客观公正评价。
马克思主义学院督导组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