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22日,由辽宁联合黑龙江、湖北、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辽宁士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研讨会”在乐山举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40多所高校的近百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专家报告、案例解读、现场教学成果展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点评等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多层面的探讨与交流,探寻“把课讲好,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之路,实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环节作用。
在会议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陈占安教授讲述了他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考,希望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够从认识和实践上实现从“思政部”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转变,推进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的、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工作,重视对课堂教学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推动教学与科研相匹配。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进一步贴近学生学习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思政教育真正实现“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常务副主任、国家道德楷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曲建武教授以“爱是教育的灵魂”为主题分享了他教育教学生涯的体会,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罗映光教授作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之一,担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一职,多年来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他认为高校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是从总结中提高,在改进中加强。
全国青年教师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西南财经大学王翔宇博士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国际和平之道”为题进行了课程展示;“红船精神”研究专家、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邹建良教授以“弘扬’红船精神’提振高校思政队伍精气神”进行了教学分享;乐山师范学院的赖伟老师等人也展示了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内容。
随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各高校建立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框架,也必将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大学时期正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社会热点现实问题密切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实现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最终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育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伶
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