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艺术课程,校团委于3月19日在体育馆非遗中心成功举办了“魅力非遗”(第六期)之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剪纸的魅力,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汉族民间艺术,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甚至在唐宋时期已有大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鼎盛。它以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为载体,用剪刀或刀具剪出各种镂空图案。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更是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体现了剪纸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其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在本次活动中,学校特别邀请到非遗剪纸传承人高慧兰老师来到现场,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和演示。高慧兰老师是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民间艺术(剪纸工艺)优秀传承人,成都市2020年度优秀非遗传承人。高老师创作作品万余幅,曾获得市、省及国家级奖项,先后赴美国、法国等多地举办个人剪纸艺术展和教学展示,作品被海外多家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团委现聘高老师为我校非遗中心“魅力非遗”课程授课教师。在活动现场,高慧兰老师为近50名同学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剪纸课。高老师首先介绍了剪纸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点,让同学们对剪纸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高老师现场演示了剪纸的基本技巧,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她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同学们纷纷围观,惊叹不已。高老师分了四个具体步骤向同学们详细的展示和说明剪纸的实操方法。


在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开始剪纸。他们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画好的线条剪下,不一会儿,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剪纸作品便诞生了。






同学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着五角星、玫瑰花等许多剪纸图案,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通过亲手制作剪纸作品,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剪纸这一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自己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同时也激发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群体了解并喜爱上非遗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非遗剪纸这一传统技艺将在校园内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