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生艺术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遗棕编的魅力,校团委于12月26日下午在阳光体育馆非遗体验中心成功举办了“魅力非遗”第五期之巧手绘棕编体验活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罗潇亲临非遗课程教学现场,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棕编艺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棕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相传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经过编织、缝制、剪贴等多道工序,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异、寓意吉祥的手工艺品。棕编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时光的流转中,棕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而棕编技艺亦臻于精妙,愈加千变万化。


在本次棕编体验活动中,学校特别邀请了棕编技艺传人罗志勇老师来到现场,为同学们进行棕编技艺的讲解和演示。罗志勇老师是家族第四代棕编传人,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繁棕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长期在多个学校、社区开展新繁棕编的技艺教授,创新棕编。罗老师曾受邀出访哈萨克斯坦、阿联酋迪拜展销棕编,一展中华传统技艺的风采,展演棕编技艺受到当地媒体、华人媒体多次头版报道,受到当地群众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首先,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棕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流程,并现场展示了一些精美的棕编作品,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棕编技艺的独特魅力。接着,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棕编的基本技法——绕扣法。

在罗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开始了精美的制作。他们专心致志、不急不躁地开始编织,期待编制出专属于自己的作品。在现场编织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深入理解了棕编的编织过程及技巧,强烈感受到了编织的价值和魅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互相交流,虚心向老师请教,罗老师也悉心地为同学们进行指导。




最后,一张张棕叶在同学们的巧手中上下翻飞,幻化为花丛中美丽的蝴蝶、草里的微小昆虫,一个个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此次棕编体验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将有更多的同学对棕编产生兴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