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德阳银行在我校B113教室开展了“防诈骗”金融讲座。此次的主讲人为德阳银行龙泉驿支行理财经理李欣芮以及银行内部员工羽泉。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学习防骗术的原因;第二,典型的骗术;第三,如何防范诈骗。

首先,李欣芮经理为我们讲述了为什么要防金融诈骗,并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广东揭阳女大学生蔡淑妍因被短信诈骗,自杀身亡的事件。二是大学生段金可被骗取5000元学费,由于愧疚父母,致使其精神异常,最后投湖自尽的事件。诈骗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不但让人损失钱物,甚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拥有较高的防诈骗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来李欣芮经理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骗术。如:“银行卡消费诈骗、大学生招工诈骗、低息贷款诈骗、冒充领导诈骗、中奖信息诈骗等”。其中银行卡诈骗和中奖信息诈骗最常见。这些诈骗主要是骗取验证码或要求转款。因此若有人向你索要验证码时必须谨慎考虑,向他人转账时要及时确认对方的身份。

接着讲座进行到有奖竞答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举手分享自己或身边的人遭遇诈骗的故事。同学们十分积极,纷纷举手响应。最后共有三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人提到了通过短信发送已安装病毒的网站链接,被害人除了手机里频繁收到验证码外并无异常。第二天银行卡却突然少了4000元人民币。还有的是冒充熟人让其帮忙充话费,最后被骗走钱财。现如今网络日益发展,网络诈骗也变得多种多样。通过同学们分享的故事,我们更应多一份防范意识,不轻信,不上当,将诈骗行为扼杀于摇篮。
最后,该银行员工羽泉为我们讲述了如何防范诈骗,总体来讲就是“一要三不要”。“一要”是指要及时报案、“三不要”是指不要轻信、不要转账、不要盲从。虽然这已经是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同学们显然意犹未尽,仍十分认真的听着演讲人为我们分享的防骗技巧。讲座虽短,却为社会增添了一份积极正面的能量,在增强了大学生的反诈骗意识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大学生远离诈骗陷阱,可谓影响深远。
记者:王洪华
摄影:王小平
审稿:谢好
2016年11月15日